※此策略不適合金融與營建類股
評分越高代表該股票越符合「修正式價值投資」模組的篩選條件,模組分析各公司每月公布的財務月報,量化篩選出財務動能表現優良的個股,初步建立清單,輔助投資人能快速檢視並發掘成長性備受期待的個股。
「修正式價值」建議投資人可以持續追蹤評分表前30名的個股,企業月營收會於每月10日前公布上個月的營收報表,而個股評分也會因公佈的資料數據而變動。
投資人勿以評分高即為可投資標的做為買進的條件,投資獲利必須伴隨著深思熟慮並質化分析這些公司未來走向。另外,也提供精選個股的指標篩選,可以依照需求選擇進階篩選,減少一檔一檔檢視的時間。
營收創新高能力:篩選近期營收創新高的企業,股價潛力越有上漲的機會。
獲利來自本業:本業獲利是重要指標,若企業獲利來源是業外收入時,需要特別注意!
股本小優先:「修正式價值投資」認為股本小營收表現佳的企業,可判定為潛力股,股價容易被低估,可能是還沒被市場發掘的好公司。
最近3個月營收比去年成長:營收若比去年同期增長,表示正在擴大市場,值得投資人關注。
自由現金流入:檢視公司體質是否穩定,現金流穩定的公司,更有成長的本錢。
*如欲了解得分情形,點擊選" i "打開資訊卡,可以檢視評分標準*
依序檢視各個財務指標是否正常、趨勢是否穩定。一家績優公司反應在財報數據上,應是各項財務指標表現穩定持平或成長。
選擇營收持續成長,更能快速帶動股價上漲,表示公司的規模處於擴張期,通常這樣的公司會較具獲利潛力。
檢視公司是否有穩定賺錢,若本業收入比例> 80%,獲利品質比較好。
營收成長與股價上漲息息相關,漲真漲假不可不知重要指標。
股本小的公司除了業務較容易瞭解,且股價容易被低估,因為還沒被市場發掘的好公司。
選擇近年自由現金流穩定的公司,代表公司能留住現金,做為未來發放股利、還債或投資的運用,若有不可預期的意外發生,也有足夠的資金度過難關。
若「近3月平均營收」由下往上穿越「近12月平均營收」代表近期營收動能轉強,有利於刺激獲利成長,股價也有機會隨之上漲。
選擇「累計營收年增率」高於去年,也就是大於0%以上, 「營收月增率」及「營收年增率」則是可以看出營收成長動能。
營業利益率為公司每創造1元的營收所能得到的獲利,考慮取得收入的過程中所耗用的一切成本,因此營業利益率可檢視一家公司本業獲利能力的指標。
當營業利益率發生變化時,通常代表著公司體質發生轉變,例如新產品效益出現、規模經濟量顯現或是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等,這些公司體質轉佳的效益都會顯現在營業利益率數字中。
毛利率為評斷公司基本的一項獲利指標,選擇毛利率高於15%以上的企業,較為安全。若企業毛利率低於15%以下,很難獲取較高的利益。
毛利率為評斷公司基本的一項獲利指標,選擇毛利率高於15%以上的企業,較為安全。 若企業毛利率低於15%以下,很難獲取較高的利益。
衡量一家公司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,適當的負債比率能為公司帶來槓桿效果,創造更多獲利。通常來說負債比率控制在50%以下較佳,此外也需注意負債比率的趨勢。
與同行業比較,如果公司的毛利率顯著高於同業水平,說明公司產品附加值高,產品定價高,或與同行比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優勢,有競爭力。
與歷史比較,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明顯提高,可能是公司所在行業處於復甦時期,產品價格大幅上升,投資者需考慮這種價格的上升是否能持續,公司將來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保證。
相反,如果公司毛利率顯著降低,則可能是公司所在行業競爭激烈,毛利率下降往往伴隨著價格戰的爆發或成本的失控,這種情況預示產品盈利能力的下降。
從各項利潤比率的趨勢能看出一家公司的成長動能,指標需呈現平穩或上升趨勢為佳,反之,指標趨勢往下則代表公司喪失成長動能,獲利逐漸衰退。另需注意若「稅後淨利率」高於「稅前淨利率」則代表公司有額外的業外獲利。
ROE(股東權益報酬率)可以衡量公司拿股東資金來用心經營後,所創造的利潤度,也可以說是公司賺錢效率的指標。若ROE>10%就屬於營運良好的公司,若公司能持續穩定獲利,且ROE每年表現穩定在20%以上,更是非常績優的公司。
ROA(資產報酬率)代表企業用所有的資產賺錢的能力,越高表示資產利用率越好。通常,兩個指標需呈現平穩或上升趨勢為佳。
選擇營業現金流量高,可以確定企業真的有收到來自本業的現金,藉由觀察營業現金流,可以避免選到這些體質不良的企業。
若營業現金流量低,代表企業有資金週轉的風險,尤其營業現金流量小於 0,是潛在的危險的警訊。
選擇董監持股比率大於8%較為安全,董監事通常為最了解一間公司營運狀況,若持股的增加,也會加強市場對於這間公司的信心,自然股價較不易下跌。
登入 加入討論吧!